技術(shù)文章
公差的原則與分類(二)
閱讀:1600 發(fā)布時間:2022-9-21一、實體狀態(tài)(MMC)和實體尺寸(MMS)
1、實體狀態(tài)(MMC)——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處位于尺寸極限之內(nèi),并具有實體(即材料最多)時的狀態(tài)。
2、實體尺寸(MMS)——實際要素在實體狀態(tài)下的極限尺寸。
內(nèi)外表(孔)Dmm=最小極限尺寸Dmin;
外表面(軸)dmm=極限尺寸dmax。
特點:一批合格零件只有一個()。單位考慮形狀誤差。
二、最小實體狀態(tài)(LMC)和最小實體尺寸(LMS)
1、最小實體狀態(tài)(LMS)——實際要素在給定長度上處位于尺寸極限之內(nèi),并具有實體最?。床牧献钚。r的狀態(tài)。
2、最小實體尺寸(LMS) — 實際要素在最小實體狀態(tài)下的極限尺寸。
內(nèi)表面(孔) D LM = 極限尺寸D max;
外表面(軸) d LM = 最小極限尺寸d min。
特點:一批合格零件只有一個()。但未考慮形狀誤差。
三、實體實效狀態(tài)(MMVC)和實體實效尺寸(MMVS)
1、實體實效狀態(tài)(MMVC) — 在給定長度上,實際要素處于實體狀態(tài)(MMC) ,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狀或位置誤差等于給出公差值時的綜合極限狀態(tài)。
2、實體實效尺寸(MMVS) — 實體實效狀態(tài)(MMVC)下的體外作用尺寸。
內(nèi)表面(孔)D MV = 最小極限尺寸D min - 中心要素的形位公差值 t;
外表面(軸)d MV = 極限尺寸d max + 中心要素的形位公差值 t 。
特點:綜合考慮了尺寸和形狀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