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金屬帶鋸條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 | 打齒、拉齒 | 1.新鋸條未經磨合 | 1.在帶鋸條使用初期合理采用磨合切割 | 2.工件大而齒鋸太小 | 2.根據工件情況選擇齒鋸或減少進給 | 3.工件小而齒鋸太大 | 3.根據工件情況選擇齒距 | 4.鋸條卡殼.工件松動 | 4.檢查夾緊裝置液壓系統(tǒng),保證虎鉗夾緊工件 | 5.張力過小,導致工件加工結束臨界面時打齒 | 5.合理調整鋸條張力 | 6.導向塊松動卡帶 | 6.檢查導向塊的結合情況 | 7.齒導向塊磨損 | 7.更換導向塊并檢查其結合位置是否過于靠近齒溝 | 8.齒尖黏結切屑 | 8.檢查鋼絲刷位置、使用情況和切削液 | 9.加工件與鋸床線速度不匹配 | 9.根據工件材質合理配置鋸床線速度 | | | | 切斜 | 1.新鋸條未經磨合 | 1.在帶鋸條使用初期合理采用磨合切削 | 2.進給壓力過大 | 2.根據工件情況和合理配置進給量 | 3.點距國小導致排屑 | 3.根據工件大小正確的選擇齒距、齒型 | 4.導向磨損、松動 | 4.更換、調整導向塊 | 5.鋸條張力過小 | 5.臺理調整鋸條張力 | 6.齒尖黏結切屑 | 6.檢查鋼絲刷位置、使用情況和切屑液 | | 7.交換或調整從動輪 | | | | 齒溝開裂 | 1.鋸條的齒形受摩擦 | 1.檢查兩側合金塊是否過于靠近齒溝,并進行調整 | 2.排屑不暢而使鋸條受壓的痕跡較多 | 2.確認鋼絲刷的磨損位置;鋸輪里面的鋸末要清楚干凈 | 3.齒型選擇不當 | 3.選擇適當齒形 | 4.切屑液量過小和過稀造成冷卻不當 | 4.調整水壓,提高切屑液濃度 | 5.進給太大 | 5.調節(jié)進給量減少齒溝負載 | | | | 鋸背開裂 | 1.鋸條張力過大 | 1.將鋸輪張力調整到正常狀態(tài) | 2.下降壓力過大 | 2.合理調整下降壓力 | 3.鋸齒太小不適合下料工件 | 3.選擇正確得齒形、齒距 | 4.超過或經常接近鋸床下料尺寸的極限位置 | 4.對下料工件和鋸床須合理匹配 | 5.導向塊有磨損缺陷或被卡死 | 5.調整或更換導向塊 | 6.切屑液量過小河過稀造成冷卻不當 | 6.調整水壓,提高切屑液濃度 | 7.鋸床本身參數配置不合理 | 7.選用專業(yè)廠家生產的鋸床 | | | | 震動,噪音大 | 1.進給速度不當 | 1.合理調節(jié)緊急速度 | 2.鋸條齒形過大 | 2.換成小齒形的鋸條或變齒距的鋸條 | 3.張力不當 | 3.調整鋸條張力 | 4.新鋸條未經磨合 | 4.在帶鋸條使用初期合理采用磨合切削 | | | | 鋸 齒 過早鈍化 | 1.新鋸條未經磨合 | 1.在帶鋸條使用初期合理采用磨合切削 | 2.工件太硬 | 2.檢查工件,選擇正確的鋸切參數 | 3.速度太快,進給過大或過小 | 3.根據加工件合理配置線速度和進給 | 4.工件夾雜硬塊 | 4.檢查工件硬度和材質變化 | 5.鋸條齒型選擇不當 | 5.根據工件情況合理選擇齒型 | 6.鋸條張力過小 | 6.調整鋸條張力 | | | 切屑黏結 在 齒 尖 | 1.切屑液不當或根本無切屑液 | 1.選擇正確的切屑液或補足切屑液 | 2.切屑液比例失調 | 2.合理配比切屑液 | 3.速度太快;進給過大 | 3.根據加工件合理配置線速度和進給量 | 4.鋼絲刷位置過低或已磨損失效 | 4.調整或更換鋼絲刷 | 5.齒型選擇不當 | 5.針對工件外型、尺寸合理選擇齒型 | | |